AJAX與Fetch API
AJAX與XMLHttpRequest
AJAX這個技術名詞的出現是在十年前(2005),其中內容包含XML、JavaScript中的XMLHttpRequest物件、HTML與CSS等等技術的整合應用方式,這個名詞並非專指某項特定技術或是軟體,Google在時所推出的Gmail服務與地圖服務,獲得很大的成功,當時這個技術名詞以此作為主要的案例說明。實際上這個技術的實現是在更早之前(2000年之前),一開始是微軟公司實作了一個Outlook與郵件伺服器溝通的介面,後來把它整合到IE5瀏覽器上。在2006年XMLHttpRequest正式被列入W3C標準中,現在已被所有的瀏覽器品牌與新版本所支援。
所謂的AJAX技術在JavaScript中,即是以XMLHttpRequest物件(簡稱為XHR)為主要核心的實作。正如它的名稱,它是用於客戶端對伺服器端送出httpRequest(要求)的物件,使用的資料格式是XML格式(但後來JSON格式才是最為流行的資料格式)。流程即是建立一個XMLHttpRequest(XHR)物件,打開網址然後送出要求,成功時最後由回調函式處理伺服器傳回的Response(回應)。整體的流程是很簡單的,但經過這麼長久的使用時間(11年),它在使用上產生不少令人頭痛的問題,例如:
- API設計得過於高階(簡單),所有的輸出與輸入、狀態,都只能與這個XHR物件溝通取得,進程狀態是用事件來追蹤。
- XHR是使用以事件為基礎(event-based)的模組來進行異步程式設計。
- 跨網站的HTTP要求(cross-site HTTP request)與CORS(Cross-Origin Resource Sharing)不易實作。
- 對非文字類型的資料處理上不易實作。
- 除錯不易。
XHR在使用上都是像下面的範例程式碼這樣,其實你可以把它視作一種事件處理的結構,大小事都是依靠XHR物件來作,語法中並沒有把每件事情分隔得很清楚,而比較像是擠在一團:
function reqListener() {
const data = JSON.parse(this.responseText);
console.log(data)
}
function reqError(err) {
console.log('Fetch Error :-S', err)
}
const oReq = new XMLHttpRequest();
oReq.onload = reqListener
oReq.onerror = reqError
oReq.open('get', './sample.json', true)
oReq.send()
在今天瀏覽器功能相當強大,以及網站應用功能複雜的時代,XHR早就已經不敷使用,它在架構上明顯的有太多的問題,尤其在很多功能的應用情況,程式碼會顯得複雜且不易維護。除非你是有一定要使用原生JavaScript的強迫症,要不然現在要作AJAX功能時,程式設計師並不會使用原生XHR物件來撰寫,大部份時候會使用外部函式庫。因為一個AJAX的程式,並不是單純到只有對XHR的要求與回應這麼簡單,例如你可能會對伺服器要求一份資料,當成功得到資料後,後面還有需要進一步的資料處理流程,這樣就會涉及到異步程式的執行結構,原生XHR並沒有提供可用的方式,它只是單純的作與伺服器互動那件事而已。
XHR Level 2(第2級)
XHR並不是沒有在努力進步,在約5年前已經有制定XHR的第2級新標準,但它仍然與原有XHR向下相容,所以整體的模型架構並沒有重大的改變,只是針對問題加以補強或是擴充。目前XHR第2級在9成以上的瀏覽器品牌新版本都已經支援全部的功能,除了IE系列要版本10之後才支援,以及Opera Mini瀏覽器完全不支援,還有一小部份功能在不同瀏覽器上實作細節會有所不同。XHR第2級(5年前)相較於原有的XHR(11年前)多加了以下的功能,這也是現在我們已經可以使用到的XHR的新特性:
- 指定回應格式
- 上傳文件與blob格式檔案
- 使用FormData傳送表單
- 跨來源資源共享(CORS)
- 監視傳輸的進程
不過,XHR第2級的新標準並沒有太引人注目的新功能,它比較像是解決長期以來的一些嚴重問題的補強版本。而且,XHR在原本上的設計就是這樣,常被批評的是它的語法結構不論在使用與設定都相當的零亂。補強或擴充都還是跳脫不了基本的結構,現今是HTM5、CSS3與ES6的時代,有許多新的技術正在蓬勃發展,說句實在話,就是XHR技術已經舊掉了,當時的設計不符合現在時代需求了,這也無關對或錯。
jQuery
外部函式庫例如jQuery很早就看到XHR物件中在使用的問題,使用像jQuery的函式庫來撰寫AJAX相關功能,不光是在解決不同瀏覽器中的不相容問題,或是提供簡化語法這麼簡單而已。jQuery它擴充了原有的XHR物件為jqXHR物件,並加入類似於Promise的介面與Deferred Object(延遲物件)的設計。
為何要加入類似Promise的介面?可以看看它的說明中,是為了什麼而加入的?
這些方法可以使用一個以上的函式傳入參數,當
$.ajax()
的要求結束時呼叫它們。這可以讓你在單一個(request)要求中指定多個callbacks(回調),甚至可以在要求完成後指定多個callbacks(回調)。 ~譯自jQuery官網The jqXHR Object
原生的XHR根本就沒有這種結構,Promise的結構基本上除了是一種異步程式設計的架構,它也可以包含錯誤處理的流程。簡單地來說,jQuery的目標並不是只是簡化語法或瀏覽器相容性而已,它的目標是要"取代以原生XHR物件的AJAX語法結構",雖然本質上它仍然是以XHR物件為基礎。
jQuery作得相當成功,十分受到程式設計師們的歡迎,它的語法結構相當清楚,可閱讀性與設定彈性相當高,常讓人忘了原來的XHR是有多不好使用。在Promise還沒那麼流行的前些年,裡面就已經有類似概念的設計。加上現在的新版本(3.0)已經支援正式的Promise標準,說實在沒什麼理由不去使用它。以下是jQuery中ajax方法的範例:
// 使用 $.ajax() 方法
$.ajax({
// 進行要求的網址(URL)
url: './sample.json',
// 要送出的資料 (會被自動轉成查詢字串)
data: {
id: 'a001'
},
// 要使用的要求method(方法),POST 或 GET
type: 'GET',
// 資料的類型
dataType : 'json',
})
// 要求成功時要執行的程式碼
// 回應會被傳遞到回調函式的參數
.done(function( json ) {
$( '<h1>' ).text( json.title ).appendTo( 'body' );
$( '<div class=\'content\'>').html( json.html ).appendTo( 'body' );
})
// 要求失敗時要執行的程式碼
// 狀態碼會被傳遞到回調函式的參數
.fail(function( xhr, status, errorThrown ) {
console.log( '出現錯誤,無法完成!' )
console.log( 'Error: ' + errorThrown )
console.log( 'Status: ' + status )
console.dir( xhr )
})
// 不論成功或失敗都會執行的回調函式
.always(function( xhr, status ) {
console.log( '要求已完成!' )
})
把原生的XHR用Promise包裹住,的確是一個好作法,有很多其他的函式庫也是使用類似的作法,例如axios與SuperAgent,相較於jQuery的多功能,這些是專門只使用於AJAX的函式庫,另外這些函式庫也可以用在伺服器端,它們也是有一定的使用族群。
Fetch
Fetch是近年來號稱要取代XHR的新技術標準,它是一個HTML5的API,並非來自ECMAScript標準。在瀏覽器支援性的部份,首先由Mozilla與Google公司在2015年3月發佈Fetch實作消息,目前也只有Firefox與Chrome、Opera瀏覽器在新版本中原生支援,微軟的新瀏覽器Edge也在最近宣佈支援(新聞連結)(應該是Edge 14),其他瀏覽器目前可以使用polyfill來作填充,提供暫時解決相容性的方案。另外,Fetch同樣要使用ES6 Promise的新特性,這代表如果瀏覽器沒有Promise特性,一樣也需要使用es6-promise來作填充。
Fetch並不是一個單純的XHR擴充加強版或改進版本,它是一個用不同角度思考的設計,雖然是可以作類似的事情。此外,Fetch還是基於Promise語法結構的,而且它的設計足夠低階,這表示它可以依照實際需求進行更多彈性設定。相對於XHR的功能來說,Fetch已經有足夠的相對功能來取代它,但Fetch並不僅於此,它還提供更多有效率與更多擴充性的作法。
註: 英文中 fetch/費曲/ 有"獲取"、"取回"的意思。它與get、bring單詞是近義詞。
Fetch基本語法
fetch()
方法是一個位於全域window物件的方法,它會被用來執行送出Request(要求)的工作,如果成功得到回應的話,它會回傳一個帶有Response(回應)物件的已實現Promise物件。fetch()
的語法結構完全是Promise的語法,十分清楚容易閱讀,也很類似於jQuery的語法:
fetch('http://abc.com/', {method: 'get'})
.then(function(response) {
//處理 response
}).catch(function(err) {
// Error :(
})
但要注意的是fetch在只要在伺服器有回應的情況下,都會回傳已實現的Promise物件狀態(只要不是網路連線問題,或是伺服器失連等等),在這其中也會包含狀態碼為錯誤碼(404, 500...)的情況,所以在使用時你還需要加一下檢查:
fetch(request).then(response => {
//ok 代表狀態碼在範圍 200-299
if (!response.ok) throw new Error(response.statusText)
return response.json()
}).catch(function(err) {
// Error :(
})
或是先用另一個處理狀態碼的函式,使用Promise.resolve
與Promise.reject
將回應的情況包裝為回傳不同狀態的Promise物件,然後再下個then
方法再處理:
function processStatus(response) {
// 狀態 "0" 是處理本地檔案 (例如Cordova/Phonegap等等)
if (response.status === 200 || response.status === 0) {
return Promise.resolve(response)
} else {
return Promise.reject(new Error(response.statusText))
}
}
fetch(request)
.then(processStatus)
.then()
.catch()
Fetch相關介面說明
fetch的核心由GlobalFetch、Request、Response與Headers四個介面(物件)與一個Body(Mixin混合)。概略的內容說明如下:
- GlobalFetch: 提供全域的
fetch
方法 - Request: 要求,其中包含
method
、url
、headers
、context
、body
等等屬性與clone
方法 - Response: 回應,其中包含
headers
、ok
、status
、statusText
、type
、body
等等屬性與clone
方法 - Headers: 執行Request與Response中所包含的headers的各種動作,例如取回、增加、移除、檢查等等。設計這個介面的原因有一部份是為了安全性。
- Body: 同時在Request與Response中均有實作,裡面有包含主體內容的資料,是一種ReadableStream(可讀取串流)的物件
註: Mixin(混合)樣式是一種將多個物件(或類別)中會共同使用(分享)的方法或屬性另外用一個物件或介面整合包裝起來,然後讓其他的物件(或類別)來使用其中的方法或屬性的設計樣式。Mixins(混合)的主要目的是要讓程式碼功能可以達到重覆使用,但並不是透過類別繼承的方式。
與XHR有很大的明顯不同,每個XHR物件都是一個獨立的物件,麻煩的是每次作不同的Request(要求)或要處理不同的Response(回應)時,就得再重新實體化一個新的XHR物件,然後再設定一次。而fetch中則是可以明確地設定不同的Request(要求)或Response(回應)物件,提供了更多細部設定的彈性,而且這些設定過的物件都可以重覆再使用。Request(要求)物件可以直接作為fetch方法的傳入參數,例如下面的這個範例:
const req = new Request(URL, {method: 'GET', cache: 'reload'})
fetch(req).then(function(response) {
//處理 response
}).catch(function(err) {
// Error :(
})
另一個很棒的功能是你可以用原有的Request(要求)物件,當作其他要新增的Request(要求)物件的基本樣版,像下面範例中的新的postReq
即是把原有的req
物件的method改為'POST'而已,這可以很容易重覆使用原先設定好的Request(要求)物件。
const postReq = new Request(req, {method: 'POST'})
以下摘要Request(要求)物件中可以包含的屬性值,可以看到設定值相當多,可以依使用情況設定到很細:
- method:
GET
,POST
,PUT
,DELETE
,HEAD
。 - url: 要求的網址。
- headers: 與要求相關的Headers物件。
- referrer -
no-referrer
,client
或一個網址。預設為client
。 - mode -
cors
,no-cors
,same-origin
,navigate
。預設為cors
。Chrome(v47~)目前的預設值是same-origin
。 - credentials -
omit
,same-origin
,include
。預設為omit
。Chrome(v47~)目前的預設值是include
。 - redirect -
follow
,error
,manual
。Chrome(v47~)目前的預設值是。manual
。 - integrity - Subresource Integrity(子資源完整性, SRI)的值
- cache -
default
,no-store
,reload
,no-cache
, 或force-cache
- body: 要加到要求中的內容。注意,method為
GET
或HEAD
時不使用這個值。
註: 由於不能在GET時使用body屬性,如果你需要在GET時用到query字串,解決方案請參考以下的相關問答集: 問答或問答
Request(要求)物件中可以包含headers
屬性,它是一個以Headers()
建構式進行實體化的物件,實體化後可以再使用其中的方法進行設定。例如以下的範例:
const httpHeaders = { 'Content-Type' : 'image/jpeg', 'Accept-Charset' : 'utf-8', 'X-My-Custom-Header' : 'fetch are cool' }
const myHeaders = new Headers(httpHeaders)
const req = new Request(URL, {headers: myHeaders})
const httpHeaders = new Headers()
httpHeaders.append('Accept', 'application/json')
const req = new Request(URL, {headers: httpHeaders})
註: Headers()建構式的傳入參數可以是其他的Headers物件,或是內含符合HTTP headers的位元組字串的物件。
註: Headers物件中還有一個很特殊的屬性guard,它與安全性有關,請參考Basic_concepts#Guard
當然fetch方法也可以不需要一定得要傳入Request(要求)實體物件,它可以直接使用相同結構的物件字面當作傳入參數,例如以下的範例:
fetch('./sample.json', {
method: 'GET',
mode: 'cors',
redirect: 'follow',
headers: new Headers({
'Content-Type': 'text/json'
})
}).then(function(response) {
//處理 response
})
fetch的語法連鎖下一個.then
方法,如果成功的話,會得到一個帶有Response(回應)物件值的已實現狀態的Promise物件。雖然在fetch API中也允許你自己建立一個Response(回應)物件實體,不過,Response(回應)物件通常都是從外部資源要求所得到,自訂Response(回應)物件算是會在特殊的情況下才會作的事情。
Response(回應)物件中包含的屬性摘要如下:
- type:
basic
,cors
- url: 回應網址
- useFinalURL: 布林值,代表這個網址是否為最後的網址(也可能是重新導向的網址)
- status: 狀態碼 (例如: 200, 404, 500...)
- ok: 代表成功的狀態碼 (狀態碼介於200-299)
- statusText: 狀態碼的文字 (例如: OK)
- headers: 與回應相關的Headers物件
由於Response(回應)實作了Body介面(物件),可以由Body的方法來取得回應回來的內容,但因為Body屬性值本身是個ReadableStream的物件,需要再依照不同的內容資料類型使用對應的方法,才能真正取到資料物件,其中最常使用的是json與text方法:
- arrayBuffer()
- blob()
- formData()
- json()
- text()
這幾個方法在使用過後,會產生帶有相關已解析資料值的已實現Promise物件,通常的作法還需要再下一個then
方法中才取得到其中的已解析資料值(物件)。另一種作法是使用巢狀的Promise語法來取得資料,不過巢狀的Promise語法容易造成語法複雜,你可以獨立出來解析JSON資料物件的程式碼到另一個函式中會比較清楚。
註: arrayBuffer請參考ArrayBuffer
註: blob請參考Blob
不過要特別注意的是,Body實體的在Request(要求)與Response(回應)中的設計是"只要讀取過就不能再使用",Request(要求)或Response(回應)物件其中都有一個bodyUsed
只能讀不能寫的屬性,它在被讀取過會變成true
,代表不能再被重覆使用。所以如果要重覆使用Body物件,必須在被讀取前(即bodyUsed
被設定為true
之前),先呼叫Request(要求)或Response(回應)物件中的clone
方法,另外拷貝出一個新的實體。
以下分別由幾種不同的資料類型來撰寫的樣式。
純文字/HTML格式文字
fetch('/next/page')
.then(function(response) {
return response.text()
}).then(function(text) {
console.log(text)
}).catch(function(err) {
// Error :(
})
json格式
json方法會回傳一個帶有包含JSON資料的物件值的Promise已實現物件。
fetch('https://davidwalsh.name/demo/arsenal.json').then(function(response) {
// 直接轉成JSON格式
return response.json()
}).then(function(j) {
// `j`會是一個JavaScript物件
console.log(j)
}).catch(function(err) {
// Error :(
})
blob(原始資料raw data)
fetch('https://davidwalsh.name/flowers.jpg')
.then(function(response) {
return response.blob();
})
.then(function(imageBlob) {
document.querySelector('img').src = URL.createObjectURL(imageBlob);
})
註: URL也是一個的Web API,在新式的瀏覽器上都有支援。請參考URL.createObjectURL
FormData
FormData是在要求時傳送表單資料時使用。以下為範例:
fetch('https://davidwalsh.name/submit', {
method: 'post',
body: new FormData(document.getElementById('comment-form'))
})
也可以使用JSON格式的物件資料來作要求:
fetch('https://davidwalsh.name/submit-json', {
method: 'post',
body: JSON.stringify({
email: document.getElementById('email').value,
answer: document.getElementById('answer').value
})
})
註: FormData介面包含在XMLHttpRequest的新標準之中,目前只有Chrome與Firefox支援,請參考FormData
相較於jQuery.ajax
jQuery的ajax及相關方法的設計,已經很與fetch的語法結構很類似,不過它的回傳值仍然只是XHR物件的擴充jqXHR物件,需要經過轉換才能成為ES6的Promise物件。除此之外,有兩個重要的不同之處需要注意,來自window.fetch polyfill:
fetch
方法回傳的Promise物件不會在有收到Response(回應),但是是在HTTP錯誤狀態碼(例如404、500)的時候變成已拒絕(rejected)狀態。也就是說,它只會在網路出現問題或是被阻止進行Request(要求)時,才會變成已拒絕(rejected)狀態,其他都是已實現(fulfilled)。fetch
方法預設是不會傳送任何的認証証書(credentials)例如cookie到伺服器上的,這有可能會造成有管理使用者連線階段(session)的伺服器視為未經認証的Request(要求)。要加上傳送cookie可以用fetch(url, {credentials: 'include'})
的語法來設置。
問題點
要求中斷或是設定timeout
Fetch目前沒有辦法像XHR可以中斷要求、或是設定timeout屬性,請參考Add timeout option #20的討論。這篇部落格JavaScript Fetch API in action有提供一個用Promise物件包裝的暫時解決方式,部份程式碼如下:
var MAX_WAITING_TIME = 5000;// in ms
var timeoutId = setTimeout(function () {
wrappedFetch.reject(new Error('Load timeout for resource: ' + params.url));// reject on timeout
}, MAX_WAITING_TIME);
return wrappedFetch.promise// getting clear promise from wrapped
.then(function (response) {
clearTimeout(timeoutId);
return response;
});
進程事件(Progress events)
Fetch目前沒辦法觀察進程事件(或傳輸狀態)。在Fetch標準中有提供一個簡單的範例,但並不是太好的作法,程式碼如下:
function consume(reader) {
var total = 0
return pump()
function pump() {
return reader.read().then(({done, value}) => {
if (done) {
return
}
total += value.byteLength
log(`received ${value.byteLength} bytes (${total} bytes in total)`)
return pump()
})
}
}
fetch("/music/pk/altes-kamuffel.flac")
.then(res => consume(res.body.getReader()))
.then(() => log("consumed the entire body without keeping the whole thing in memory!"))
.catch(e => log("something went wrong: " + e))
結論
Fetch在瀏覽器的實作與XHR不同,裡面的功能內容與API也相差很多,它有很多設計是為了新式的HTML5相關應用所設計的。現在已經有許多大公司的網站開始大量的使用Fetch API來取代XHR的作法,相信這個技術在這二、三年會愈來愈普及,畢竟AJAX技術對網站應用實在太重要,而這是一種扮演關鍵角色的技術。而且值得一提的是,現在在Chrome瀏覽器中在Service Worker技術實作中也提供了Fetch方法,但只限制在Service Worker中使用,這是一個非常新的應用技術,稱為Progressive Web App(漸進式的網路應用, PWA)。
補充: AJAX與Fetch函式庫比較表
本表主要參考自AJAX/HTTP Library Comparison。
名稱 | Github星 | 瀏覽器支援 | Node支援 | Promise | 原生 | 最後發佈日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XMLHttpRequest | - | 是 | - | - | 是 | - |
Node HTTP | - | - | 是 | - | 是 | - |
fetch | - | 部份 | - | 是 | 是* | - |
window.fetch polyfill | 9269 | 全部 | - | 是 | - | 2016/5 |
node-fetch | 894 | - | 是 | 是 | - | 2016/5 |
isomorphic-fetch | 2587 | 是 | 是 | 是 | - | 2015/11 |
axios | 2035 | 是 | 是 | 是 | - | 2016/7 |
SuperAgent | 8175 | 是 | 是 | 是 | - | 2016/7 |
jQuery | 40718 | 是 | - | 是* | - | 2016/7 |
註記:
- 以上統計數據為2016/7月
- 瀏覽器是以目前各瀏覽器品牌的最新發佈穩定版本而言。
- isomorphic-fetch是混合window.fetch polyfill(whatwg-fetch模組)與node-fetch的專案。
- Promise為ES6新特性,瀏覽器支援一覽表。需要另外填充時使用es6-promise。
- jQuery並非專門用於AJAX的函式庫,3.0版本後支援Promise目前標準。
參考資料
Fetch標準
教學
- Introduction to the Fetch API
- 深入浅出Fetch API
- Basic Fetch Request
- That's so fetch!
- fetch API
- JavaScript Fetch API in action
- Handling Failed HTTP Responses With fetch()